首页 > 滚动 > > 内容

全球今头条!学习情境链视域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发表时间:2023-06-21 15:43:33 来源:文档网

学习情境链视域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在项目教学课堂里,问题往往由教师引导产生;在实训基地,则是学生独立面对项目作出问题界定。项目的挑战性与适切性是情境设置的关键,学校负责转化企业项目,企业负责提供项目,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既包括真实物理环境,也包括模拟的、虚拟的仿真环境,即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营造的工作场景,建设过程更加需要关注二者的有机整合,在场地空间、设备设施及资源设计等方面融合运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物理与虚拟空间的功能互补,形成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训、工作仿真模拟与职场环境锻炼、设备实际操作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情境链,培养学生多视角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职业能力与通用能力训练的完整性。

一、思维情境链:工作过程为导向

与项目式教学相衔接,打造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训基地。按照项目教学“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情境—合作情境—应用情境—评价情境”,用以启动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全部心智,“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


(资料图)

第一,问题情境,是在实训基地搭建项目场景,驱动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境。在项目教学课堂里,问题往往由教师引导产生;在实训基地,则是学生独立面对项目作出问题界定。项目的挑战性与适切性是情境设置的关键,学校负责转化企业项目,企业负责提供项目,这也正是用实训基地建设的“小支点”撬动产教深度融合“大平台”的意义所在。示范性高水平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产教深度融合的设计,整合各类资源,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及第三方机构的积极性,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整合、序化实训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真实再现或仿真模拟生产现场场景,将学习任务置身于工作情境之中,实现“做、学、教”一体。

第二,探究情境,是企业师傅或产业教授进入实训基地,向学生介绍产品开发和制作的技术背景以及同类产品的应用场景,给予学生宽广的信息视野,将客户需求向产品转化过程中的经验和困境展现给学生,促使其进入多重复杂元素影响下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

第三,合作情境,是实训基地设有若干个独立的“胶囊会议室”,配备小型的投影仪,学生能够在这里进行策划和设计,并在投影仪上展示小组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第四,应用情境,是向公众展示作品或产品的场景。实训基地提供产品路演的场地,教师定期联系行业、企业专家、管理者参加产品发布会,学生以小组形式设立摊位,向来访者展示作品,讲解设计和制作思路,现场与校内外专家交流,获得产品改进的建立和完善方向。同时,在虚拟仿真平台上,设置路演软件,将区域内同类院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汇聚起来,共同为学生的产品问诊把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第五,评价情境,是学生为自己和小组成员进行产品质量和学习态度打分。此时组长根据组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表现,按照企业绩效评价的S-A-B-C-D等级为组员赋分,而作品的最后成绩由老师评定。如果作品成绩在A档,假设是90分,那么组长将给贡献最大的1~2人赋分90,其余在90分以下,80分以上,如此,组员将重视自己的工作表现与成绩的关联。不仅激发技术技能的学习动机,还培养劳动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当然,组长记录每次会议中各人的意见贡献和项目进度,是评价公正、产生信度的重要工作。

二、空间情境链:以应用场景为导向

依据学习情境设计的另一原则,“要凸显不同职业在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上的六要素特征”,由于同一行业内的职业存在六要素的具体风格和特点,“强调工作过程的定向,却照搬单一工作过程”的情境显然不利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正是解释新情境、迁移解决新问题的高阶思维。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打破设备设施对技术技能培养的限制,创设多种生产或服务场景,培养学生对行业内典型生产或服务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因此,实训基地在设备选用和空间布局上,应尽可能按照真实的应用场景布置,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氛围。但是,由于经费、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基地内的设备型号、数量和工艺流程等不可能做到与企业完全一致,生产过程中的现场问题、偶发事故等问题在实训过程中不一定会出现,虚拟仿真系统可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虚拟仿真技术能实现部分生产场景的模拟,在元素建模、色彩渲染、人机交互和视觉感受等各方面大尺度接近真实,通过设置交互行为搭建混合现实情境,使得学生的感受与反馈接近真实。例如,在加工制造行业,由于设备昂贵且升级迭代快,实训基地经常以某个企业某个型号产品为主,实训过程主要是完成部分典型工作任务或某些特定功能。在此过程中虽然注重专业技能训练,但多属于重复、机械式的练习,学生所学多为对应岗位需求的显性技能,造成独立思考能力、迁移力薄弱。因此,基地建设中可根据区域产业和行业特点,补充企业的真实设备模型,特别是本地企业用量排名靠前的生产设备。就汽车维修专业而言,很多院校不具备整车实训条件,仅仅提供发动机、底盘给学生熟悉内部构造。有整车实训的院校,因设备昂贵难以提供真正的拆装,更不用说提供多种品牌型号的汽车用于技能训练,因此与大型汽车集团合作,将本区域销量较大的品牌车型做成虚拟仿真实训资源能有效弥补这一缺失。基地设备的实际操作与多型号的虚拟仿真实训穿插进行,使学生经过多情境维修的实践,抽象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概念,以这种概念去解释实际工作中的现象,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专业能力就夯实了。

三、素养情境链:以职场困境为导向

实训基地在综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长期忽视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教学不仅包括运用技术解决专业实践中的难题,完成某一产品的制造,也包括借用自身读写和交往力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衍生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外,还有真实生产或服务中遇到的工作压力,如长期出差、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服务对象水平低等问题。在耐受力上学生的反应往往决定了其职业成长的顺逆,这些都涉及到人格的内容,是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寄托的最高期望,也是衡量职教育人效果的重要尺度。在一个独立项目的实训中培养专业技能、学习力、交往力、耐受力的连贯情境,即为素养情境链。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融入人格塑造的情境,将毕业生刚进入职场中普遍遇到的困境编写成脚本,融入物理的、人际的、管理的情境,营造真实的生产、服务场景与氛围,在项目、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与技能实训相结合,则能引导学生产生对工作意义的理解。

学习力情境,来自于对新项目、新设备、新操作要求感到陌生、畏惧的心理困境。为了摆脱困境,职场人一般采取请教专家、阅读操作手册的方法。常见的情况是培训后仍然不理解,出现思维卡死、缺乏自信或则畏惧损坏机器、报废原料的情况。此时如果设备维护人员不在身边,员工就面临独立阅读操作规程或说明书的任务,而生产要求继续。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中可提供企业设备更新、新设备使用培训、操作手册学习等内容。在这个情境中,读不懂资料、听不懂培训的学生必然存在,其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留在实训平台上,供教师分析、指导和反馈,学生仿真操作后再经历反思完善,其心理状态是教师搜集、引导、鼓励、训练的重要内容。

交往情境,来自于职场沟通的真实需求,常常需要解决棘手问题,推动人际互动。基地建设可借助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定几个角色,使之产生工作联系,如企业内部生产岗与管理岗之间、企业甲乙方的员工之间,不同的关系创造出特殊的心理情境,或畏惧、或依赖、或凌驾,在此情境下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时间选择成为影响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假设甲方购买一批贵重设备,夜班操作人员使用不当产生生产问题,乙方陪产人员已经休息,甲方紧急致电乙方,乙方是否接电话,铃声响几遍接电话,在睡眠被打扰的情境下如何回复对方;假设此种情况常态化发生,乙方人员如何应对,才达到解决问题而又不因态度问题被投诉。

耐受力情境,来自于与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相关的职场忠诚度。超长的工作时间、单调的工作内容、体力的透支、廉价设备制造的噪音或高温的压力等对职场员工而言是忠诚度降低的常见因素。在实训基地建设时,要创设这种情境,如工作时间的延长、对体力的训练,以物理场景为载体,引导学生从躯体不耐受的感觉中,理解工作与学习的区别。

职业素养的情境,虽然以困境为导向,也要考虑给予学生奖励的情境。真实的职场环境,暗含着机会的回馈。从企业激励生产的角度,吃苦肯干、自学成才、人际沟通顺畅的员工,从物质报酬和职业生涯发展角度都会获得一般人难以获得的机会,因此,实训基地在情境创设中也需要增加这些元素。比如评选生产先进、优秀毕业生,发放专项奖学金,推荐大企业实习就业等,将实训与就业深度贯通,让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走出职业优选第一步。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